第八讲

1. 万叶假名:
日本在创造自己的假名文字之前曾借用汉字。万叶假名就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形态。约在7-8世纪时期,日本人借用汉字的发音记录日本语的音节,写成古代和歌集《万叶集》。这种舍弃汉字的意义,只借用汉字的发音来记录日本民族语言的借用文字,称为万叶假名。

2. 音读:
在日语中,取汉字原来的发音来读汉字的方法叫做音读。音读的读音主要有吾音、汉音、唐音。 吾音是六朝时期江南的读音,汉音是唐朝时期长安的读音,唐音是宋、元、明代的汉字音,接近现代音,又称宋音。

3. 训读:
与音读相对,在日语中,用日本本土固有的发音来读汉字的方法叫做训读。

4. 汉籍和训:
14、15世纪,当汉籍大量涌入日本后,为了读懂这些来自中国的汉籍,日本人发明了一种读汉籍的方法,这就是汉籍和训。汉籍和训首先在每一个汉字词汇的旁边标注出有相应训诂解释意义的日语假名,然后在汉字后面加上语法成分的标识,最后通过标注阅读顺序符号来调整阅读顺序。这种方法使得汉籍在不必翻译成日语的条件下,能够在日本的广大阶层中被接受和运用,对于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 和刻本:
又称和刻汉籍。是指江户时代(1600-1867),日本通过长崎这一对外口岸,大量购入中国书籍后,在日本国内大量印制的中国书籍的日本版。和刻本的特点是,它的汉字部分与中国书籍的原本完全一样,但同时又对几乎百分之九十的汉文都加上了日本式的训读标音和阅读顺序符号,成为特殊意义上的汉籍日译本——汉籍和训式日译本。和刻本的大量传播使得江户时代成为日本吸取和利用中国文化资源的又一个高潮期,日本汉学也正是在汉籍和训、和刻本的基础上,在江户时代达到成熟和高峰期。

6. 《古事记》:
此书成书于公元712年,用万叶假名写成,记载了日本从开天辟地至推古天皇(约592—628年在位)间的神话、传说与史事。可被认为是日本最古的文学作品。

7. 《日本书纪》:
此书成书于公元720年,用汉文写成,以皇室系谱为主轴,记述了日本从上古神代至持统天皇时代(686年-697年在位)的历史,是日本留传至今最早的正史,被称为日本的《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