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赛里斯:
是古代西方人对丝织物的称呼,为丝绸的一种“绮”的发音;也是他们对生产丝织物的国家,即中国的称呼。从地域上讲,他们认为赛里斯人生活在极东的地方,濒临大海,与印度、大夏相邻。海上交通通畅后,希腊人知道从海上也可到赛里斯。从人种上讲,他们认为塞里斯人身材高大,并且长寿,可以寿逾200多岁。从外形上讲,他们认为塞里斯人长着红头发、蓝眼睛、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这一外形是对中亚贩卖丝绸的突厥人和吐火罗人的描写。他们还认为塞里斯有一种能出产丝绸的羊毛树,是丝绸和黄金的乐土。对于塞里斯,古代西方人敬仰、向往与敌视、恐惧共存。一方面,赛里斯人长寿、公平、正义、文质彬彬,具有值得敬仰的素质;另一方面,往往又是野蛮和不文明的。正因为塞里斯强大富裕,所以是他们的劲敌,他们想征服赛里斯人。这反映了古代西方人最早对中国的认识。其中,一部分是真实的,来自于丝路贸易与西亚人、中亚人接触时的实际认识;一部分是传说加想象,它固然不符合对象国的真实情况,却也折射出了主体自身的认识水平、文明程度及文化特征。
2. 羊毛树传说:
公元1-2世纪,古代希腊、罗马风行中国的丝绸。但他们对丝绸的生产工艺不甚了解。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Pline)的《博物志》中记载,丝织物是从赛里斯的森林中的羊毛树上产生的绒毛,纺线织成的。即:“赛里斯人以他们森林中所产的羊毛而闻名遐迩,他们向树木上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织布这两道工序。再贩运至罗马,由于遥远的地方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后来,2世纪中叶,希腊地志学家波桑尼阿(Pausanias)在《希腊志》中又认为有一种赛儿的小动物,生长期5年,死后肚子里的丝是丝绸的原料。即:“赛里斯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并不是从树皮上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国内生存一种小动物,希腊人称之为‘赛儿’。……这种微小的动物比最大的甲壳虫还要大两倍。在其他特点方面,则与树上织网的蜘蛛相似,完全如同蜘蛛一样也有八只足。赛里斯人为蓄养这种昆虫而建造冬暖夏凉、四季咸宜的房屋,……在第四年之前,赛里斯人一直用小米喂养它们,但到了第五年——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活不了多久了,改用绿芦苇来饲养。……它们贪婪地吃着这种芦苇,一直到胀破了肚子。大部分丝线就在尸体内部找到。” 这反映了遥远的古代欧洲对中国异文化的想象,这种想象也体现了作为认识主体的古代欧洲人当时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文化特征。
3. 蚕公主:
这是有关养蚕织丝技术西传的传说。大约公元1世纪初,于阗国未知蚕桑,闻“东国”有之,于是,派使臣往东国求之,东国国君“密而不赐”,并且严守关防,使蚕种无法出境。于是,于阗国国王乃“卑辞下礼,求婚东国”,这样,才使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4. 支那:
最早见于波斯及印度的古籍记载。是波斯及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据季羡林考证,“支那”是当时中国输出到波斯或印度的丝织物的一种——“绮”的音译,“支那”也就同时指代生产“绮”的国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