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外文化交流史
【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科、汉语言专业本科
【学分学时】4学分,80学时

课程目标:
  通过了解和掌握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学生将增进在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下,以跨文化的眼光,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世界性地位和民族性特色,从而增进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中国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坚定信心。

学习内容

章节

目标

知识点

学习时间

第一讲 引言

  • 说出学术界关于“文化”概念的众多定义及其来由;
  • 列出文化的各主要属性;
  • 明确“中外文化交流”中对于“中外”的概念不同于当下的历史性界定;
  • 概述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排斥及引起变异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 说出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1. 相关概念与界定
2. 文化交流的接受、排斥与变异
3.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

3小时

第二讲 两汉丝绸之路

  • 说出西汉张骞打通西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过程;
  • 概述两汉时期大小西域的概念相当于现代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列举西域三十六国中主要国家的名称并能说出它们的地域位置;
  • 说明楼兰的兴废变迁以及有关楼兰的近现代考古发现。

1. 张骞凿空与丝绸之路
2. 西域三十六国
3. 楼兰的兴废

6.5小时

第三讲 中国史籍中的西域形象

  • 概述《史记》中关于西域的记载的特点;
  • 说出《汉书》、《后汉书》中关于西域的记载的重要事件;
  • 概述古文献中大秦国的特点;
  • 总结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

1. 《史记》中的西域诸国
2. 两汉书的西域记载
3. 古文献中的大秦国

3小时

第四讲 古希腊罗马的中国认识

  • 说出“支那”、“赛里斯”名称的来源和意义;
  • 解释“羊毛树传说”的产生原因;
  • 认同古代外国人的中国认识,首先反映在对于中国名称的用语上;
  • 说明古希腊罗马人中国认识的正误程度及其原因。

1. 支那与古代外国人的中国认识
2. “赛里斯”与羊毛树的传说
3. 中国丝织技术的西传

3.5小时

第五讲 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 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传入时间,传入路径,传播的阶段性等;
  • 阐述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
  • 佛教融入中国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文化原因;
  • 评价在现实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一些积极动向。

1. 印度佛教传入并融汇中华文化之中
2. 佛教与中华文化相磨合的几个阶段
3. 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新发展

4小时

第六讲 大唐盛世的多元文化

  • 说出大唐盛世在当时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 阐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西亚和欧洲的概况及意义;
  • 说明7、8、9世纪唐代周边的各民族国家状况及其与唐朝的敌友战和关系。

1. 唐代三百年概述
2. 长安的国际化景象
3. 唐代周边的民族与国家
4. 唐以来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6小时

第七讲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 阐述在两千多年中日交流史上,中国文化对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进步曾经产生过的重大的促进作用;
  • 说明中国文化在日本弥生时代、奈良平安时代和江户时代这三个历史时期对于日本的重要影响。

1. 徐福东渡
2. 弥生飞跃
3. 遣隋使遣唐使
4. 鉴真东渡

6小时

第八讲 日本文字与中国汉字的关系

  • 阐述日本文字的发展过程;
  • 说明日本文字与汉字的关系。

1. 借用汉字阶段
2. 万叶假名、日文假名与汉文训读

2小时

第九讲 日本茶道中的儒释道

  • 说出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及中国茶在唐宋传入日本、明清传入欧美的概况;
  • 认识日本茶道的民族性特色;
  • 掌握日本茶道中蕴含的儒家精神、禅宗义理和道家的审美倾向。

1.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日本茶道中的儒释道

4小时

第十讲 早期基督教在华史迹

  • 说出以色列以及犹太教的形成过程;
  • 分别说明唐朝的景教、元朝的也里可温教、宋明清朝的一赐乐业教,在华的传播过程及特点。

1. 从犹太教到基督教
2. 唐朝的景教
3. 元朝的也里可温教
4. 开封犹太人

3小时

第十一讲 西力东来与晚明中国人的欧洲认识

  • 说出16世纪中期澳门开埠的历史背景;
  • 复述葡萄牙、荷兰、意大利人初到中国的基本状况;
  • 说明晚明中国人欧洲认识的特点。

1. 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制
2. 新航路的开辟与澳门开埠
3. 晚明中国人的欧洲认识

4小时

第十二讲 晚明适应主义的传教方略

  • 说出宗教改革和天主教耶稣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 列举最早来到东方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范礼安、罗明坚等人的事迹;
  • 复述利玛窦在华传教的基本线路和历史事实;
  • 说明利玛窦适应主义传教方略的历史贡献和文化意义。

1. 来华耶稣会士的先驱
2. 适应主义传教策略的代表

3小时

第十三讲 康乾盛世的御用传教士

  • 说出康乾盛世对于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
  • 复述“礼仪之争”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
  • 说明“礼仪之争”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于中西文化交融的正负意义;
  • 说出钦天监正汤若望、南怀仁的事迹;
  • 围绕康熙任用法国传教士的历史事实,说明当时中西文化交融的基本概况和意义。

1. 汤若望
2. 南怀仁
3. 法国传教士
4. 礼仪之争

4.5小时

第十四讲 洋务运动与西学东渐

  • 能阐述近代洋务运动与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
  • 能说出近代介绍西方的主要著作及其影响;
  • 列举洋务运动在引进西学方面的内容和举措;
  • 说明租界在西学东渐中的作用和地位。

1. 洋务运动的萌生
2. 洋务运动与租界

3小时